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The Draughtsman’s Contract(繪圖師的合約)(1982)

劇情簡介:
自視甚高的年輕畫家與富裕的地主夫人簽訂了一項合約,她在合約中要求對方在十二天內為丈夫擁有的莊園作十二幅畫,並答應在這期間會款待包括畫家隨從在內的一行人,而當畫家有性需求時必須滿足他。畫家沒想到的是...他將因此捲入一場謀財害命的陰謀。

我的筆記:
知道為什麼哲學家喜歡讓別人聽不懂他講了什麼嗎?因為說話太直接會小命不保(以上內容取自「沃草公民學院」的漫畫)...。《繪圖師的合約》一片中的主角是位創作時遵守客觀事實的畫家,因此他的下場可想而知(但只要想到地主夫人跟畫家簽定合約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配種以確保產業的繼承權...筆者認為他終究難逃一死)。順帶一提,電影中出現的素描成品是出自導演Peter Greenaway之手,不愧是專業的。

【技術上的一些細節】
1. 《繪圖師的合約》的內景照明以燭光產生驚悚恐怖片中常見的底光效果,這樣的手法突顯出主要人物心懷鬼胎的事實。外景照明則完全倚賴自然光源,光影的劇烈變化也是影片中的畫家必須定時定點逐步完成畫作的原因(這一點來自導演個人的作畫經驗)。
2. 「框中框」(攝影機經常透過作畫用的透視框來展現莊園的景致)的運用及有生命的雕像的安排強化了作品的疏離效果,前者強調了電影銀幕的存在,後者可以視為導演/觀眾的化身。若採用這種觀點來解讀該角色的行為以及他與劇中人物的互動,從畫家發現雕像的詭異行徑、站在圍牆上窺視時被驅之別院到未在第十三幅畫中出現這一連串的過程...其實就像是觀眾碰上變成旋轉門的「第四面牆」,往返於虛幻及真實世界之間。至於影片最後的吐鳳梨那一幕...筆者認為它有站在導演或觀眾的立場向對方表示不屑的意味XD。

筆者個人特別喜歡電影的日譯《英国式庭園殺人事件》,如果在風格不變的情況下將故事改以日本推理小說的形式面世...想必是一本四大奇書等級的作品(讀者的SAN值會瞬間歸零www)。

1 則留言: